福建:到2025年石化化工企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

   2022-07-22 中化新网 ​660
导读

近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石化化工高质量发展 加快打造万亿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规上石化化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万亿元。《意见》提出,到2025年,力争营业收入超10

 

 

近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石化化工高质量发展 加快打造万亿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规上石化化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万亿元。


《意见》提出,到2025年,力争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化工园区(集中区)达到4家,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化工园区(集中区)达到8家左右,化工园区(集中区)产值贡献率提至70%以上。


福建将加快打造六大特色石化化工产业集群:


1.炼化一体化产业集群


以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和湄洲湾石化基地为中心,依托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等主要产业集中区,发挥现有石油化工、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等中上游产业优势,推进原料深加工。


2.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依托福清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工业园区、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集中区,加快石化中下游产业链的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发展,重点发展高性能聚乙烯、高性能聚丙烯、EVA、己内酰胺、PA6、PA66、MDI、TDI等产品。


3.鞋服新材料产业集群


依托福州临空经济区、连江可门绿色纺织产业园,莆田市秀屿区,泉州市晋江市、石狮市及惠东工业园区,漳浦万安工业园等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新型化学纤维、功能纺织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等,完善化纤、棉纺、经编等鞋服上游产业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纺织鞋服新材料生产基地。


4.氟新材料产业集群


依托邵武金塘工业园区、上杭蛟洋工业园区、三元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清流县氟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高端含氟精细化学品、环保型制冷剂/发泡剂、高端含氟聚合物及制品、特种氟化盐等产品。


5.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


依托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福鼎市龙安化工园区、邵武金塘工业园区、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上杭蛟洋工业园区、漳浦万安工业园、明溪县工业集中区等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


6.化学原料药产业集群


围绕“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药物制剂”产业链条,依托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江阴原料药集中区、邵武金塘工业园区、莆田市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明溪县工业集中区、浦城浦潭生物专业园(化工集中区)、漳州高新区等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化学创新药生产项目。


福建优化提升石化化工产业链,重点发展10大领域:


(一)化工型石油加工产业链


合理提高原油加工能力,提升石化基础原料保障能力,加快推进现有炼化项目升级,鼓励采用轻质化原料,建设加氢裂化、芳烃吸附分离等装置,提高原油加工适应性,降低成品油产率,为下游提供更多烯烃、芳烃原料。


(二)低碳轻烃产业链


优化利用化工型石油加工产业链提供的烯烃原料,合理利用海外轻烃资源,有序发展轻烃裂解、烷烃脱氢等多元化烯烃产业。推进基本原料精深加工,重点发展聚乙烯、聚丙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及下游产品,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及下游产品,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碳五、碳九和芳烃及下游产品。


(三)工程塑料产业链


重点发展工程塑料及可降解塑料产品,引进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酰胺66(PA66)、聚酰胺6/66(PA6/66)、聚酰胺12(PA12)等项目。加快推进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乙二醇、丁二醇、丁二酸、丙烯腈等原料项目落地,延伸发展下游产品聚酰胺工程塑料产业链条。


(四)聚氨酯材料产业链


推动聚氨酯所需关键原料项目建设,鼓励开展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非光气工艺研究,规模化发展聚氨酯配套及深加工产品,延伸发展聚氨酯泡沫、热塑性弹性体、纤维、胶粘剂和密封胶等。


(五)高端聚烯烃产业链


建设醋酸、醋酸乙烯等原料项目,重点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性能聚丙烯、茂金属聚丙烯、茂金属环烯烃共聚物(COC)、EV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等产品,提升品种牌号和产品质量。


(六)高性能橡胶产业链


围绕汽车、纺织鞋服、电子信息等产业需求,重点发展溶聚丁苯橡胶、稀土聚丁二烯橡胶、高固丁苯胶乳、丁腈橡胶和新型热塑性弹性体、橡胶助剂等。


(七)高性能纤维产业链


围绕纺织鞋服、医疗保健等产业需求,鼓励现有高性能纤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通过改进工艺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发展尼龙、特种聚酯、高分子量聚乙烯、莱富尔、碳纤维、氨纶、芳纶、ES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产业。


(八)功能性膜材料产业链


围绕锂离子电池、光伏等产业需求,重点发展特种聚酯膜、聚丙烯电容膜、太阳能电池用聚氟乙烯/聚偏氟乙烯(PVF/PVDF)和改性聚丙烯(PP)背板保护膜、EVA光伏薄膜、锂电池用复合膜、燃料电池用膜、建筑/汽车窗膜等。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头条
  • myb2b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myb2b原创作品,作者: myb2b。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subao.wang/news/show-33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luomei@zhixun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