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聚氨酯(TPU)的干燥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需要巧妙平衡的工艺:温度过高会导致材料降解,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制品受潮损坏。




如今,德国机械制造商B.IRD Machinery声称,其最新推出的B.IRD红外旋转滚筒干燥机已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该设备在2025年德国K展上首次亮相,展会首日,该公司展台上的这套设备就已售出。
据B.IRD Machinery董事总经理Daniel Stricker与Urban Stricker兄弟介绍,这项技术将TPU颗粒干燥时间从数小时大幅缩短至最低10-30分钟,在显著降低能耗的同时提供均匀且可直接用于模塑的材料。
与依赖长时间加热的传统吸附式干燥机不同,B.IRD 5采用红外辐射技术在旋转滚筒内持续加热并翻动TPU颗粒,这种方法有效避免了静态料斗或筒仓中常见的受热不均与颗粒结块现象。
根据卡尔费休水分测试数据,在130°C的B.IRD 5设备中,TPU可在30分钟内达到目标干燥度,而传统干燥方式需要在-40°C露点的干燥空气中以110°C处理6小时。即使是含水量较高的材料,也能在12-25分钟内完成干燥,具体时间取决于处理量。
Daniel Stricker指出,更短的干燥处理时间带来的益处远不止效率:“TPU会随着热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发生降解。我们的工艺即使在更高的温度下也能避免发生这种问题。由于干燥不均导致的气泡、附着力差或废料等问题均得到显著改善。”对于处理成本高昂的TPU材料(通常超过每公斤10欧元)的制造商而言,即使是少量废料的减少也能迅速抵消设备投资成本。
在聚醚型TPU(邵氏硬度85A)这一注塑常用等级的工业试验中,B.IRD 5设备相较于热风干燥系统节省超过90%时间,同时降低70%能耗。
B.IRD Machinery的红外干燥理念建立在多年来对聚合物-水相互作用的研究之上。公司援引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关于"光分子效应"的同行评审研究在内的最新成果,证实可见光(特别是绿光波段)能有效分解水分子团,而B.IRD Machinery采用的卤素发射器恰好包含这一波段。
Daniel Stricker表示:"我们的技术证明了光能如何拓展热效应,实际效果不言自明。"随着美国中西部注塑企业对该设备的兴趣日益浓厚,以及首批设备已出口巴西,B.IRD Machinery正将其系统定位为设备与可授权技术平台的双重载体。
Urban Stricker补充道:"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授权并标注'B.IRD Inside'标识。我们不会追求年产数千台设备,核心技术才是关键价值。"模块化设计的B.IRD 5标志着该公司的旋转干燥平台进入第五代研发阶段,能够适配不同聚合物与产能需求。面对TPU加工企业长期受困于材料吸湿特性导致高达20%废品率的行业难题,B.IRD Machinery宣称该技术在生产效率与可持续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